联华证券炒股平台_炒股配资股票平台_配资股票杠杆平台

股票融资交易费用 民营超市第一股惨淡退市, 它做错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5-07-12 22:01    点击次数:141

股票融资交易费用 民营超市第一股惨淡退市, 它做错了什么?

股票融资交易费用

人人乐的退市,可能只是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大卖场这一曾经无比辉煌的业态面临的普遍窘境。虽然这个被誉为“民营超市第一股”的人人乐在漫长的经营过程中暴露出种种自身的问题并长期限于亏损状态,但从宏观面看,“形势大于人”,人人乐在一个转型时代没有跟上新的节奏,没有开启必要的业态变革,是英雄迟暮的根本原因。

1、人人乐退市

近日,人人乐(002336.SZ)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信息显示,公司股票已经正式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3日,在2025年7月4日被摘牌。

在6月9日人人乐发布即将退市的公告之后,有媒体记者到人人乐深圳总部探访,发现公司仍在经营运行,两层办公楼内,员工均在正常办公,但室内有不少座位空缺。人人乐总部的公司前台表示,目前除了西安、深圳外,人人乐其他地区的运营主体均已转让。

至此,一代超市之王正式退市摘牌。人人乐成立于1996年,曾经是深圳零售企业的旗帜之一,和华润万家、新一佳超市并称为“广东超市三巨头”,在“老广”的心目中,人人乐曾经是他们“最亲切的大卖场超市”。

曾几何时,人人乐打败当地家乐福和沃尔玛的故事在超市零售界广为流传,人人乐采取了独特的“围点打援”战术,让当地的家乐福和沃尔玛苦不堪言。甚至沃尔玛前营运总监李成杰曾公开表示:“在中国能与沃尔玛面对面竞争,还能保持发展的公司,只有人人乐。”

1996年,人人乐创始何金明在深圳南山区创立了第一家门店,当时其选址位置十分优越,卖场内商品丰富,很快牢牢吸引了当地居民,每月销售额稳定在日销售稳定在200万左右。不久后法国家乐福在距离该门店仅2.5公里的地方开设新店。家乐福开业仅一周,人人乐的销售便大幅下滑,月销量下降超60%。人人乐的第一家门店面临破产,创始人何金明前往家乐福进行市调,据称其当时在家乐福附近的米粉店租下一张桌子,方便记录市调心得。一个多月之后,人人乐调整经营策略,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增长,而家乐福的业绩则直接下滑了一半。

其后不久,在人人乐更近的地方又开出了沃尔玛,并据称是亚洲最大且最现代化的门店。人人乐再次选择“硬扛”,通过闭店装修并且灵活的价格战狙击沃尔玛,当时人人乐作为独立店,发动营销战非常迅速高效,但沃尔玛收到总部控制,应对不及时,一度处于下风。

2010 年,人人乐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成功登陆 A 股。上市时门店覆盖全国 10 余省市,年营收突破 113 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民营超市第一股。

2、巅峰之后急速下滑

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似乎上市成为创始企业家的“终极目标”,也成为一道坎。一方面,上市之后,大量的资金涌入,创始人的自信心爆棚,开启无节制扩张,更多地“向外看”而忽视了创业初期的“内省与谨慎”。另一方面,上市之后的企业由于边界扩大,管理颗粒度细化和标准化跟不上,让上市成为企业迅速走向下坡路的分水岭,也即是所谓的“上市即巅峰”。

2012年,人人乐营业收入突破129.13亿元,同比增长6.79%,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截至2012年年末,公司门店数量为120家,但由于面临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冲击等多方挑战,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近亿元。

上市后的人人乐,开启了“冒险计划”,何金明提出 "五年万店计划",在西北、西南疯狂开店,光是西安就开了 23 家,但西安门店平均毛利率比深圳低 15%。从 2011 年到 2016 年,短短几年间,人人乐新增门店数量高达 87 家,但2011年,人人乐净利润下滑28.52%。2014 年西北区亏损 3.2 亿,不得不关掉 18 家。扩张时借钱修路、建物流园,疯狂烧钱,2015 年负债超 50 亿。营收增速从最初的 30.5% 急剧暴跌至负 11.7%,库存周转天数也不断攀升,现金流更是连续四年为负。

从2012年开始亏损,人人乐此后几乎就没盈利过。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1年至2024年,人人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数。更加可悲可笑的是,人人乐似乎甫一上市就面临着“退市风险”。从2012年开始,人人乐有13年来长期徘徊于退市边缘。

2016年9月,人人乐以4.36亿元出售长沙天骄福邸物业,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1.35亿元,借此摆脱了退市的困局。但好景不长,2017年、2018年,人人乐的业绩再度陷入亏损。2018年度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55亿元,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人乐”。自 2016 年起,人人乐陷入了一个令人无奈的 “亏损,卖资产,摘帽,再亏损” 的恶性循环。

今年初,*ST人乐发布了2024年“扭亏为盈”的业绩预告,按照该预告,公司不仅有望在2025年顺利保住上市地位,还可能成功摘掉*ST的帽子。但实际结果未能如愿,4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ST人乐实际业绩为亏损状态,并非业绩预告中的“盈利”,同时,公司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触发退市条款。

2024年,人人乐实现营业收入仅14.3亿元,较2012年缩水近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7亿元,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截至2024年末,人人乐在全国门店数量仅剩下32家,较巅峰时期的近150家门店总数,关闭了100多家。

今年一季度,人人乐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77.81%;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7961.67万元。

3、人人乐对大卖场业态的“警示”

人人乐的困境绝大部分是由于其自身原因,但在宏观背景下整个大卖场业态的整体性“时代悲歌”同样不可忽视。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闭店数量达到195家,而前文提及的家乐福中国门店总数从巅峰期超300家(2009年)降至2025年仅存4家,收缩幅度超99%。

大卖场整体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线上的巨大冲击。大卖场本身是以低毛利、大批量的销售模式存活的。但线上崛起,大卖场的同质化商品便失去了价格优势,利润率被进一步压缩,稍不注意就会导致亏损。

拿人人乐来看,其上市之后,精细化经营的能力根本无法与沃尔玛、大润发这些能力更胜一筹的大卖场相提并论,甚至不及永辉、家家悦、步步高等。

数据显示,2021年,人人乐管理费用为4.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规模更大的家家悦和步步高的管理费用分别只有3.5亿元和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为2.0%和2.8%。

第二,近年来,大卖场业态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开始主动转型。而这样的转型,本质上是品类的分化、追求颗粒度更细精细化运营。比如,从传统大卖场分割出来的生鲜品类专营、家居日常生活用品专营等等。

通过这样的品类细分,在某个单一的类目上做精做深,更加追求极致的产品品质,抛弃传统大量、敞开、低价低质的经营模式,转而向高品质进化。与大卖场黯然失色截然对立的是“高品质零售”模式的星光闪耀。以山姆、胖东来、盒马为典型代表。

去年以来,“胖改”蔚然成风,成为传统大卖场向精细化、品质化运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退市的人人乐,活在了上一个时代周期内股票融资交易费用,而下一个新周期下,恐怕需要新企业们书写新的传奇,让每一位从业者都心驰神往的是,新生的未来之星们又会是谁呢?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联华证券炒股平台_炒股配资股票平台_配资股票杠杆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